产品导航
联系我们
销 售 一 18912377818 朱先生
销 售 二 0510-83212768
售后服务 0510-83202712
销售办公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凤
翔北路2号凤翔大厦13楼1309 214041
售后服务 0510-83730602
网址:http://www.wxrihong.com/
网站意见
新闻详情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纪实
大力宣传重要环保方针政策、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并做出了加快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推进污染减排、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国环保宣教部门把宣传中央重大环保决策部署作为重要任务,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舆论,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极大地促进了各项环保工作的开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各地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生态文明的热潮,大力倡导尊重自然、护育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河北省环保部门从理论研究入手,组织编写《生态文明论》一书,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山东、贵州等地通过组织论坛等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一些环境宣传专业媒体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实践经验等进行深入的报道。正是通过大规模、高密度的宣传,才使生态文明理念迅速进入各地的执政理念,变成如火如荼的生动实践。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各级环保宣教部门组织各种媒体,围绕“让松花江休养生息”、“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让湖泊休养生息”等主题,开设新闻专栏,进行突出报道,为全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得到了很好落实,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正走向“水清鱼肥”的生态回归之路,环境宣传教育为此做出了应该铭记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顺利完成,同样离不开环境宣教工作提供的舆论支持。几年来,宣传污染减排一直是各级环保宣教部门的中心工作。2007年,山西省以环境宣教强力助推“蓝天碧水工程”。内蒙古环保部门先后策划和组织了节能减排宣传月、污染物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大型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增强了各地政府推进污染减排的责任感、紧迫感。
动员、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深入发展汇聚了公众力量
只有动员和鼓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老百姓的环境权益,环保事业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不断向前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已成为推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环境宣教为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发展发挥了总动员的作用。
绿色学校是动员青少年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从1996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和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起了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420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创建成为绿色学校。
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这项活动被纳入中央文明办工作部署之中,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目前,全国已有各级绿色社区1万余个。
面向全民开展环境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社会群体的环境意识。黑龙江省率先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仅在2007年,全省就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教育普及面达到60%。环境保护部根据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有的放矢地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试点。
环保民间组织成为环境宣教工作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以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蓬勃发展,为公众参与环保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民间组织3500多家。2004年6月,北京地球村、自然基金会等6家环保民间组织联合在北京发起“26℃空调节能行动”。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从民间倡议到国家政策出台,仅仅3年时间,NGO推动功不可没。
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到全民环境教育的开展,从个人行为到民间环保组织成立并影响国家政策的出台,公众参与环保不断深化,成为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为适应新形势,环境宣教工作积极创新形式,打造品牌。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何创新环境宣传方式,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成为环境宣教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自2009年5月底,两辆“环保大篷车”每天有计划地行驶在山东省济南市的大街小巷之间,利用话剧、小品、歌舞、演讲会等形式,开展环境宣传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2009年“6·5”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部会同7个部委共同发起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引领百万公众加入到节能减排、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行列中。同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环保形象大使选拔赛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了环境宣教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打造了重要的宣传品牌。
丰富形式和内容,为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环保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
建设“两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伦理价值观,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内化为全民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变成一种思想文化。
近年来,在各级环保宣教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环境文化发展势头良好。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除了环境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也形成多层次的环境文化传播格局。2010年,环境保护部支持陕西和江苏环保部门推出了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环保电影《绿水》、《河长》,在全社会弘扬环境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同时,与环保相关的摄影、书法、美术、音乐、公益广告等比赛、展览日益增多;以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环保新道路为主题的文化宣传活动层出不穷。环境宣教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出了一批环境宣教精品力作,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了现代生态平衡观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价值观、社会道德观。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宣传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准则和消费方式,使环境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
建立完善机制,为环境宣教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国内外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新形势下的环境宣教工作重点已经从过去只面向系统内部宣传转变为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要正确引导舆论,运用媒体力量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十一五”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了新闻发布制度,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了新闻发言人培训,提高与新闻媒体沟通的能力。2010年,环境保护部举办全国环境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受到了好评。
正确引导舆论,首先要注意关注舆情,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做出回应。舆情监控机制为杜绝虚假新闻,避免社会大众片面、消极地看待环境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环保宣教部门通过舆情监控机制,及时辟谣,发布确切信息,维护了社会稳定。
重视舆论引导,必须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当前,我国正处在环境事故高发期,环保宣教部门要及时发布消息、引导舆论、化解矛盾。环境宣教工作与其在环境事件发生后纠正错误信息,不如在事件发生之初就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环境媒体及时为读者解读核电与核安全的相关知识,刊登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每天发布的全国环境辐射监测结果,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其他政府部门、企业、环保组织等协作配合,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近年来,环境保护部与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部门协同推进环境宣传;支持、参与大型国企、外企及环保NGO组织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活动,构建起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环境宣教格局,壮大了环境宣教力量。